羧酸-磷酸混酐制备酰胺

发布时间:2021-06-11 来源:有机合成 阅读:17809

1972年,Shioiri, T.等人首先报道了利用DPPA通过羧酸-磷酸混酐进行酰胺化【J. Am. Chem. Soc. 1972, 94, 6203.】。但是还没有利用此方法进行大量合成的报道,可能与此试剂相对昂贵,易爆和高毒有关。多种磷酸酯和磷酰胺类缩合剂也被广泛应用于酰胺的缩合。如二苯基磷酰氯(DPP-Cl)、氰代磷酸二乙酯(DECP)、叠氮化磷酸二苯酯(DPPA)、硫代二甲基磷酰基叠氮(MPTA)、二(2-氧-3-唑烷基)磷酰氯(BOP-Cl)。

另外有更加适合放大的制备羧酸-磷酸混酐的试剂被发现,如正丙基膦酸酐(T3P)和乙基甲基次膦酸酐(EMPA),下面作详细介绍。

正丙膦酸酐,通常被称为T3P,是在1980年作为肽偶联剂被开发出来的【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80, 19, 133.】。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试剂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制备酰胺【(a) Synthesis 2013, 45, 1569. (b) Synlett 2000, 1369. (c) Synlett 2007, 1328.】。

T3P有以下优点:

一、毒性低(LD50>2000 mg/kg);

二、稳定好可以长期保存;

三、操作方便(50%的有机溶剂溶液,如EtOAc, DMF或MeCN都可以买到);

四、水溶性副产品很容易被提取到水中;

五、对于含有α-手性中心的羧酸底物,T3P可以很好的抑制差向异构化。

乙基甲基膦酸酐(EMPA)在大规模酰胺化反应中远不如T3P常见【Tetrahedron 1995, 51, 12047】。但EMPA对水解的稳定性增强,允许在水中合成肽。然而,其相对较高的毒性(LD50 = 7 mg/kg)和需要从药物中进行清除,导致该试剂在工业大规模生产上的使用受到限制。用EMPA活化酸的机理与用T3P相似。

反应实例

T3P was dosed to a mixture of acid, amine, and pyridine in 2:1 v/v MeCN/EtOAc. This solvent ratio, upon quenching with 0.5 M aqueous HCl, provided the direct-drop crystallization of free base amide 112 (34.1 kg, 88% yield) with high purity (>99% achiral, 0.5% ent-112) and purging of pyridine, excess aminonicotinate 111, andT3P byproducts to the mother liquor。

【Org. Process Res. Dev. 2012, 16, 1635】


【Org. Process Res.Dev. 2009, 13, 900】


【Org. Process Res. Dev. 2007, 11, 539】

【Tetrahedron 1995, 51, 12047】


关键词:羧酸-磷酸混酐 酰胺

分享至

*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是否正确,请您自行判断。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用于工业、科研用途,不可用于个人用途使用
友情链接: 960化工网  化学加  药智通  每日生物评论  甲酸  化学慧  华夏能源网  乐研试剂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抗体测序  广州化学试剂厂  爱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