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巨头财务造假300亿!6名负责人受重罚!

发布时间:2020-05-15 来源:网络 阅读:20220

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马兴田等人涉嫌组织相关人员虚开和篡改增值税发票、伪造银行回款凭证、伪造定期存单,累计虚增收入300亿元,虚增利润4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证监会处罚后,还有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

5月14日,证监会宣布对康美药业作出行政处罚。具体包括:

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

同时,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A股曾经的“明星药企”财报

虚增300亿,被立案调查!

作为中国A股曾经的“明星药企”,康美药业此前披露公司2018年年报,并更正2018年之前的部分财务数据,其中2017年末的财报虚增了近300亿元货币资金,引起外界质疑。

2018年广东证监局在核查中发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药业)涉嫌虚增货币资金余额,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2018年12月18日,证监会决定对康美药业立案调查。

经查,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2001年3月19日,康美药业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剂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马兴田、许冬谨夫妇。

在被立案调查前,公司市值最高达1300多亿元,为市场热议的千亿市值白马股。

虚增收入300亿元,虚增利润40亿!

经查,2016至2018年,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马兴田等人涉嫌组织相关人员虚开和篡改增值税发票、伪造银行回款凭证、伪造定期存单,累计虚增收入300亿元,虚增利润40亿元。本案系一起有预谋、有组织,长期性、系统性财务造假。

一是造假动机具有典型性。

为巩固在中药行业的地位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化自身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康美药业自上而下定期制定造假目标,营造营业规模持续扩大的表象。在造假过程中,从目标制定、任务分解、制定具体计划到最终落地执行,均有特定人员负责。

二是造假手法系统、隐蔽。

公司财务人员参照真实业务,测算财务比率,筛选造假客户,降低造假异常性。公司在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时,将真实、虚假发票信息混合。为掩盖货币资金造假的事实,公司伪造定期存单、银行对账单来虚增利息收入,营造账面上货币资金余额与利息收入相匹配的假象。

三是造假行为涉案金额大。

自2016年起,康美药业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近300亿元,通过多种造假方式掩盖货币资金缺口,造成账银差异最高达360多亿元。

近期,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多次强调打击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传递出严惩资本市场违法违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强烈信号。证监会始终坚持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在新《证券法》护航下,从严从重从快追究各方法律责任将成为新常态。

目前,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已作出行政处罚,对于涉嫌犯罪的将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责。

业内人士:

康美药业财务欺诈,将付出沉重代价

据证券时报,业内人士指出,60万的处罚是老证券法中有关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顶格惩处,康美药业的违法行为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此前也下发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因行政复议等程序导致行政处罚书最近下发。

对康美药业的惩处并未结束,后续的民事赔偿、刑事追责将让康美药业的财务欺诈付出沉重代价。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证监会发现案涉违法行为后,立即集中力量查办,并在坚持法治原则下从严从重从快惩处。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随着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将大幅提升,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也将面临投资者民事诉讼索赔,付出更高昂的代价。证监会也将继续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精准监管执法,坚决净化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关键词:药企巨头 财务造假 重罚

分享至

*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是否正确,请您自行判断。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用于工业、科研用途,不可用于个人用途使用
友情链接: 960化工网  化学加  药智通  每日生物评论  甲酸  化学慧  华夏能源网  乐研试剂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抗体测序  广州化学试剂厂  爱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