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提出肿瘤药降价的概念后,各种新上市的肿瘤药、创新药都纷纷开始降价,而且是竞相降价。普药降价我们理解,竞争激烈,还有带量采购的压力,不降价很难生存。但新特药降价是为何?很多产品连竞品都没有,为什么也要降价呢?
1、想进医保
现在各种产品都想进医保,但医保不是你想进,想进就能进的,进医保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R司乳腺癌神药赫赛汀2017年进入医保后,价格从25000/支降到7600/支,同时还有一大部分可以报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虽然取消了赠药政策,但这也大大增加了赫赛汀的药物可及性。
至此之后,赫赛汀在神药的路上越走越远,由于进入医保后能惠及更多的患者,所以经常全国性的断货,R司也是开足马力生产,但依然缺口比较大,可见进医保后对制药公司和患者来说都是双赢的。
咱们季度末找库管大哥都这么说:“哥,再帮我进几件吧,要不完不成任务”,人家赫赛汀的都这样说:“哥,别进了,别进了,再进明年没法干了!”,这就是差距。
同时R司另外两驾马车安维汀、美罗华以超过50%的降幅进入医保后,都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增长。可见,进入医保对制药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各个厂家割肉也要进医保的重要原因。
2、设置门槛
很多产品为了阻击竞争对手跟进,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压缩竞争对手的预期利润空间,让众多竞争对手知难而退。这个套路尤其常见在外企创新药与国企仿制药的竞争当中。
比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从被拜耳研发出来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但目前国内市场还是拜耳的天下。为什么一款100多年的老药还可以统治国内市场呢,就是因为价格够低,低到国内厂家不愿意去做仿制。国产厂家的套路大家都懂,但这么低价,基本没有什么操作空间,人家又是原研的,拼学术也拼不过。所以,潜在的竞争对手都被挡在了低价之外。
又比如PD-1中的K药,上市时候在中国是全球的最低价,美国33000一支,同样规格的在中国上市时卖17918一支,同时还没算上赠药政策呢,基本打对折。为什么M司会这定价呢?按照常规操作,这种网红新药应该采取高价策略,之后再降价。其实部分原因是国产PD-1在当时排队上市,给了K药不小的压力,K药为了之后减少在价格上的劣势,所以定了低价,再加上赠药赠策,价格直接腰斩,即使国产做了自己的PD-1,利润空间也不会特别大。这样可能会让很多的国产公司直接退出竞争。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君实、信达、恒瑞的PD-1都上市了。以50KG体重的患者来说,赠药后君实和恒瑞的PD-1明显便宜一些,信达一年下来要比前两家贵7万多,反而O药和K药比信达还要便宜2万多,再加上O药和K药去年就上市了,抢占了先机,在配合上外企完善的推广体系,取得了很大的市场优势。
(图片来源:医药魔方)
3、蓝海变红海
随着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崛起,很多生物制剂的市场从以前的蓝海变成了现在的红海,所以不得不降价。
比如药王修美乐,虽然贵为世界药王,但在中国却不是特别给力。同样通路的生物制剂就有益赛普、恩利、类克。加上今年的修美乐国产仿制药还要上市,本身就不大的风湿免疫市场玩家却众多,竞争激烈。此外,修美乐的价格比其他的同类产品还高一些,所以今年修美乐在全国开始降价,但也取消了赠药政策。
这里除了激烈的竞争迫使修美乐降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医保。这次降价也是在为进医保准备。降价的风湿领域的生物制剂不只修美乐自己,还有R司的雅美罗,也降价了,但背后的原因基本都是类似的。
其他领域也一样,比如易瑞沙,带量采购后价格直接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直接降到500多元。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有国产版的易瑞沙同时竞争,高价已经无法赢得市场,低价占领才是王道,薄利多销,以价换量。但话说与之前算上赠药后的平均价格相比,其实变化不大,因为降价后都取消了赠药。
小结
现在随着国内生物制药的企业的崛起,外资制药企业已经放弃了之前的高价战略,和国内企业短兵相接。同时,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外企也愿意用价格换市场。
未来,新特药降价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是顺应国家降低药价,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这么一个趋势,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没得选择。
相关阅读
关键词:外资创新药 降价 新特药
分享至: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4299号
© 2014-2025 前衍化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0097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