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整治陷怪圈,如何破解?

发布时间:2019-12-12 来源:化工邦 阅读:12425

国庆期间,长三角某市化工园区发生了一起企业生产起火事故,一位不熟悉化工业务的驾驶员爬上罐体,因静电处置不当,当场死亡。化工行业,尤其是危化品行业的安全管控,对专业化要求非常高,应急处置过程中如果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甚至危及生命。

▲ 严查 王鹏图

安全整治陷怪圈

近年我国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易发频发。今年以来就有江苏、山东、广东、湖南、内蒙古等多地多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爆炸源头涉及车间、反应釜、罐体、试验装置、污水处理厂等多个环节。江苏响水“3·21”特大事故更以78死76重伤的血的教训,为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敲响警钟。一些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弱,一旦发生险情应对乏力,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与地方经济发展。

一位负责安全生产的化企高管告诉记者,现在一些企业以停工应付检查,致使问题难以发现,因为企业生产是动态的,隐患风险也是动态的。

“事故频发,基层干部很‘忙’,从一家企业查到另一家企业跑个不停;企业负责人很‘紧张’,怕罚款、怕停产、怕关闭。”江苏省海安市安监局原副局长苏静说,安全生产“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顽症如何治愈,“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侥幸心理如何扫除,如何跳出“事故—查处追究—再发生事故—再查处追究”的怪圈,任重道远。

受访专业人士呼吁,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要坚持“本质安全、绿色高端”,与其拿大钱“亡羊补牢”处理善后,不如拿小钱“未雨绸缪”预防事故的发生。

问题何在

多位受访者认为,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有其深层次原因。

化工行业发展之初,有地方为招商引资,“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这种“先上车后补票,安全环保靠一靠”的发展理念,致使一些地方并没有守住安全环保底线。如我国有些化工园区成为污染最重、安全风险最高的中间产品企业集聚区,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风险隐患极大。

有化工企业负责人反映,安全监管标准缺失经常使企业无所适从。一家化企按要求需安装气体报警仪,但对报警仪安装位置的高低,三拨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一致,最终企业采取“折中”办法处理。在一次省级专家组检查中,判定是不是重大隐患时,两个省级专家当场吵翻。行业安全标准滞后且混乱,安全规范朝令夕改、任性加码,致使安全监管乱象丛生,企业无所适从。

“化工行业专业要求高,精细化工每个细分门类的安全生产都有不同要求,干部业务不精,对复杂的安全知识难以掌握。”前述分管化工码头作业安全的干部告诉记者,有时他们觉得危化品储罐光亮一新没有安全问题,一检查却发现隐患重重;觉得锈迹斑斑的危化品储罐可能有问题,但经过论证却安全无虞。

部分地区安全监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地。苏静说,有的市一年曾下发安全生产文件370多份;一家企业负责人大检查期间一天参加了4个安全生产会议;一个县级安监局一天上报统计报表12份。然而,安全生产工作的指令只有落地生根才能有效,而不是从政府到政府、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

企业主体责任也存在落实弱化问题。一位安全专家告诉记者,有的企业觉得“我没做好,有关部门会请专家帮我检查好的”。企业不主动查找安全隐患,生产过程就会安全失控,而在有些地方,应付已成企业的习惯做法。

受访专家指出,政府监管0分+主体责任落实100分=安全生产100分;政府监管100分+主体责任落实0分=安全生产0分。政府监管再严,会议、文件、检查、执法再多,如果企业行动落实不到位,结果还是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如何发力

“有研究认为,化工是母产业,每产生1美元会带动下游3~4美元产值”,所以在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马建平看来,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安全绿色高质量。

受访人士告诉记者,我国部分地区的危化品行业存在企业小散乱差、数量众多的情况,安全标准缺失,专业监管及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较差。

业内人士指出,化工产业实践性较强,要重构现代化工产业安全体系,需建立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人才库,对现有企业安全问诊把脉,加快标准供给进程,完善调查与问责机制,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苏静认为,一味“关停转”的粗暴方法不可取,不可有“一口吃个饼、一锹挖口井”的急于求成心态。目前分行业、分设备、分工艺制定安全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是顶层设计和当务之急,要开展调查研究,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接地气、能实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专家认为,需针对危化行业产品特点建立企业技术、生产、管理、应急等综合性的专业性标准,具体可由行业协会主导建立,政府监管执行。

“针对易燃易爆的危化品行业,应运用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法(HAZOP)对现有企业问诊把脉,加快标准供给进程。”苏北一位化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集中在染料、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领域,可组织刚退休且有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企业负责人充实人才库,一方面利用HAZOP方法为所有危化品企业把脉,摸清底数,能够整改到位的加快复产进程,不能整改到位的全面关停。另一方面,加快标准制定供给进程,使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有据可循,监管部门有据可依。

苏静认为,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是要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修正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从而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受访的一位江苏基层干部认为,不能仅靠行政力量和市场博弈,应鼓励引入行业内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等第三方参与监督。

上述苏北一化工企业负责人认为,可组织有生产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管充实专家队伍,从工艺、设备、物料及人员四个维度考虑安全性,督促企业从本质安全及过程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隐患查找背后的管理问题,从系统上解决问题。

在江苏,由应急管理部门制定推行的化工产业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细化要求及标准正在推进。未来一年,进驻江苏的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工作组督导重点将突出化工和危化品行业。

苏静建议,针对一线员工安全意识淡漠、工作习惯差,安全常识不掌握、劳动纪律不执行、操作规程不遵守等问题,可对症下药,抓好一线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来源:《瞭望》2019年第49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化工企业 安全

分享至

*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是否正确,请您自行判断。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用于工业、科研用途,不可用于个人用途使用
友情链接: 960化工网  化学加  药智通  每日生物评论  甲酸  化学慧  华夏能源网  乐研试剂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抗体测序  广州化学试剂厂  爱化学